深坑老街
週四,因為事情沒做完而焦慮、做了一點事想出去走走、不然再兩天就要離開台北,的週四,下午查了一些周遭可去的點,想到小時候的小夢想是去深坑吃臭豆腐,並且深坑騎車只要36分鐘,比烏來、三峽都進,背包款款就出發了。一路上仍然心事纏繞,騎騎停停走走地把想到的事項都鍵入記事本,腦袋逐漸輕盈,轉過國三交流道後開始有涼意,有綠景飄倏兩旁,抵達。平日的老街人煙稀少,機車便直接停在集順廟口。中午只吃了昨天離職請大家吃不完帶回來的淵明水蒸蛋糕,抵達第一件事就是覓食!
第一間因味道而停留金大鼎香豆腐,一份 NT$50 便宜,豆腐軟嫩好吃,搭配泡菜、花生粉、香菜。一開始對花生粉遲疑,好險是無糖、純花生磨下的花生粉。整份味道清淡不過鹹。
吃飽晃晃,相中稍早也有人購買、金大鼎香豆腐也有提到的廟口石板臭豆腐。去的時候沒人,三位阿姨們卻瘋狂地烤,原來是雄中同學來旅行,訂了三百多支,好險做得差不多了,願意接我這位散客,我在旁邊吃邊看戲一陣,阿姨臉不臭了之後才敢上前搭訕。上前探問「之前擺攤的阿嬤是不是第一家?」廟口石板臭豆腐聲明,他們廟口石板才是第一家。阿姨做了快三十年。今天接到這個訂單還想說是不是詐騙,對方也願意先匯款,但阿姨基於人的互信,讓對方到時再付款。廟口攤位不是租的,只是跟廟添個香油錢。油炸機器甚至塞在金爐後方(食安乍看無虞),一支 NT$55 這幾十年應該是賺不少。
我笑問阿姨這個醬是不是像烤玉米的醬?可不可以透漏一點秘方?「不告~訴你!」阿姨俏皮回答。相較於金大鼎香豆腐的軟嫩,這家豆腐口感較扎實,富有孔洞。味道也加重許多,泡菜可以搭配兩種各半。
吃了香臭豆腐各一份,物色到整街店最簡陋的飲料店:鄭古早味冷飲枝阿冰雞蛋冰。點了中杯薄荷紅茶少冰半糖 NT$25,超少喝手搖飲的我(愛喝但窮),今天突然想化學一下,薄荷果然是糖漿,跟薄荷巧克力冰淇淋一樣的味道,也就是我想要的味道;紅茶就古早味紅茶,是會微澀的那種。冰塊跟冷凍牛排放同一櫃,雖分開包裝但可看出其居家風格。感覺點去冰的話老闆會把紅茶加滿。
跟廟口石板臭豆腐的阿姨們一樣,鄭記老闆一開始不太聊,後面也大方分享故事。這店面是他們自家的,之前也參與了政府的修復計畫,修復計畫只負責房子外騎樓的部分,三樓的屋頂是要自己做鋼構,花了二十萬。政府負責未來十年的修繕費。看來挺划算。本想聊更多,但人潮開始聚集過來,便不打擾老闆做生意。
吃吃喝喝期間晃了一下老街,離山不遠,街上有日式、清朝建築,說明標牌清楚,適合一訪。我自己沒有太認真逛,只是沉浸在老街氛圍,這次便不多著墨。有趣的是離開前到福德宮拜拜,發現桌上有本臺中聖賢堂出版的《地獄遊記》,我小時候看過!就在我們祖先公廳(祠堂)旁邊的土地公廟,沒想到數十年後又見,倍感親切。這本書好看厲害,當初只見本刊,不見《天堂遊記》,此次有幸將兩本都翻閱過,《地獄遊記》的生動精采馬上差距就出現,在道教世界裡相比地獄,天堂可謂「清幽恬靜」......
大概這樣,話說這篇的風格怎麼那麼老人。對了還有去三峽農會超市,無趣。被新竹縣的農會慣壞了。
創建時間:2024.03.2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