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同,想要紀錄一下。 一次寫一段,想到就補。
音樂人
因為多一張票,上網徵人一起去看表演。
表演是交響樂,陪看的人是古典音樂院碩士後。他說好聽,我也覺得好聽。我問他說可不可以粗略地用國家分辨出樂團的好壞?他說德國、荷蘭、法國,這三個國家的樂團通常不錯。比利時則有好有壞,參差不齊。而台灣…他沒有說好跟不好,不過國家交響樂團還不錯,長榮交響樂團也越來越好,因為聘請了前紐約愛樂音樂總監。
這個朋友來歐洲已經10年了,剛成年的時候就到法國讀大學(受高中留法主修老師的影響),五年後到比利時讀碩士, 5+5等於10年。目前在想辦法留在歐洲。正在找一份樂團工作。
其實他想要留下來很簡單,因為法語流利,而且在這邊讀書的時間可以減半折抵申請居留證的時長。例如說他在這邊讀了五年的書,折抵為2.5年,等於他只要再工作2.5年就可以留在比利時 (一般人要工作5年)。只是看工作是不是他想要的。他說很多人學爵士樂都回台灣,因為台灣的爵士樂正在起來。至於台灣的古典樂市場已經飽和。
很巧的我們上個月同時去了同一場音樂會。他跟我分享 Bozar 等同於國家音樂廳。如果票沒賣完,現場有last minute可以排,一張票10歐元,位置都是前幾排。所以上次我們同時去的表演,我買的票價高了他的四倍。這是當天最實用的知識。另外我也問了低音聲部首席的位置,是不是跟例如小提琴一樣,都是做靠近觀眾這側?答案是的沒錯。最後我問了納悶已久的「要如何在團體中知道這兩支樂器誰吹得好/不好?」,他答:「一般在樂團中,就不會太在意個人的表現。」會有這迷思是因為之前在社團,就會有夥伴說誰誰誰吹得很爛,啊我明明就聽不出來哪個聲音是誰發出來的...
他是個沉穩的人,反而是我一直想要帶氣氛。吃飯的時候莫名的講了很多我在比利時的狀況,通常最後都變不好的事,搞得氣氛很負面。吃飽後結帳前我去了廁所,意識到這件事情,出來之後改講幾個好笑的話,他有笑,我還是很抱歉吃了一個沉悶的飯。
因為性別因素,不好意思第一次就問他能不能去他家借住,不然我也好想去首都玩。
眼睛手術人
在工廠認識衣索比亞的29歲博士生。他在高中的時候想要讀歷史,最後選擇了政治、人類學。當他在選擇博士的時候,搜尋全球的博士職缺,才有了出國的想法,最後來到比利時。這一份博士職位每個月給他1000多歐,但他想要賺更多錢所以來的工廠。他前陣子動了五千多歐眼睛雷射手術(本來要戴眼鏡),這筆錢是學校幫他出的,他出0元。他現在正在找下一份或是職缺,可能考慮挪威或德國。
我們聊了台灣的議題——他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也認為這樣比較好——,他也分享了之前美國送衣索比亞人到南韓打仗的故事。
對了「伊索比亞」念起來比較偏英譯,直譯則是「以索衣筆雅」;對了那天還有另一位非洲女學生來打工,他們加了聯絡方式。
如果每個月做工廠跟每個月什麼都不做當個難民都是領1000多歐的話,我還真選不出來。但如果都是1000多歐,你要選當博士生還是當難民?
好期待跟大家分享下一則巴勒斯坦人來比求學的故事,十萬八千里。
建立時間:2024.11.28
更新時間:2024.12.0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