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閱讀心得—黃筱涵 (閱讀人同學會)
正文
「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讀後心得—挽救人生的六件事
每天上班前花1小時進行屬於自己的「創造早晨奇蹟」,能夠改善我們生命中的各種層面,包括心理、情感、人際關係、財務及健康,還能創造出自己想要過的人生,就讓我們來規劃早晨奇蹟,走出自己的夢想人生吧!
一、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哈爾‧埃爾羅德在20歲那年,被一名酒駕衝撞,造成他無法行走且部分腦部永久受損,但作者認為將心思放在我們無法改變的事物上是沒有意義的,將心力放在從挑戰中學習提升生命價值才是重要的,因此他重返原本公司的行銷職務,達成個人最高的銷售紀錄,闖進公司的名人堂,也成為一名激勵人心的演說家。
在2007年美國經濟大衰退,一夕之間作者背負42,5000美元的貸款壓力,導致他身心俱疲各方面都跌到谷底,甚至罹患憂鬱症,而在2008年他採取一位朋友的建議早起去跑步,突然發現培養個人日常的成長習慣,大幅扭轉了他的生命,作者將這個發現,稱為「創造早晨奇蹟」,並將這個發現傳遞給更多人知道,同時寫了《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這本書,影響並改善很多人的生活。
二、為什麼要進行「創造早晨奇蹟」
我們每天都把時間消耗在生活大大小小的事上,卻沒有將時間放在對自己的人生有價值且重要的事上,就如同我在《內在原力》讀後心得提到要「以終為始」先決定未來向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朝那個方向邁進,而「創造早晨奇蹟」就是能讓我們成為想成為那個人的方法。
今年8月我因為工作上的調職,重新調整了生活規律,將以往在下班後才會做的事(運動及寫文章)改到上班前先做,我發現自己能更專注地做這些讓自己成長的事,且做完後反而更有精神與活力的去面對工作上的挑戰,也因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已經做完了,更能夠全心投入在工作上,有別於以往下班後可能因為疲憊或加班而導致自己沒有去做原本預計要做的事,而感到懊惱自責,現在的我每天都帶著充滿正向、積極且活力的心再過每一天。
美國社會安全署的調查發現社會上有95%的人會為了生存而掙扎奮鬥,只有5%的人能創造出自由自在的成功人生,而「創造早晨奇蹟」就是能讓我們成為那5%其中一人的方法。我們常誤以為過去的我們就是現在的我們,導致我們根據過去的侷限而限制了我們現在的潛力,這就稱為「後視鏡症候群」,而「創造早晨奇蹟」能讓我們避免「後視鏡症候群」激發出我們真正的潛力。
三、創造早晨奇蹟的六件事
(一) 靜心
藉由一小片刻的靜下心來,能讓生活在快步調的我們,減輕背負在身上的壓力。許多宗教裡都有提倡靜心的概念,因為靜心能療癒我們的身心,使自己的思緒更清晰並專注在自己身上。我的晨間時光都用來運動及寫作,但我也想享受靜心帶給我的好處,因此我選擇在睡前做冥想。
有練過瑜珈的人應該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四年前我在準備國考的同時也有練瑜珈,那時練瑜珈對我而言就是釋放我考試壓力的一個管道,尤其老師帶我練習呼息法時,那是我感到稍微可以放下所有煩惱的片刻,因此現在的我想重拾當時靜心帶給我的放鬆。現在訪間上也有很多關於冥想如何進行及好處的書籍大家不妨從今天開始試試,找回心靈的平靜。
(二) 肯定
每天自我肯定,冥冥之中就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轉化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成為正向積極的自己,達成想要實現的目標,如同我在《自信練習》的讀後心得提到信心是一座通往未來的心理橋樑,只要我們肯定相信自己,等到時間到了,這些預測都會成真。
有一項統計結果顯示社會上有80%的人不滿意自己的身材、工作表現及別人對他們的看法等,若我們時常責備、貶低自己,漸漸的我們就會開始討厭自己,甚至影響到我們的身心靈健康。
隨著我開始進行自我肯定的練習,生活上漸漸產生一些改變,像是原本別人在我工作上忙的時候打擾我,我就會變得不耐煩,但我對自己自我肯定其中的一句話就是:「要溫柔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此最近當我被打擾時,我腦裡就會浮現我對自己所說自我肯定的那句話,就能夠用平靜的態度來回應別人。自我肯定能打破過去對自己的局限,開始改變。
(三) 觀想
觀想指的是想像將來會發生的特定行為與結果的畫面,讓我們能朝著想要的結果去努力。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就是以觀想的方式在內心演練他在每一洞的完美揮桿。說來神奇,以前補習班都會請上榜的學生去學校分享上榜的心得,而我在準備國考得時候,腦中就無數次幻想過在分享心得時,要跟底下的考生講那些內容,結果那年就真的順利上榜到學校去分享心得。
觀想使我們的思想、感覺與目標達成一致,當觀想得越清晰,就越能感受到達到目標後的感覺,實現目標可能性的感覺也越真實。我認為觀想與自我肯定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透過想像畫面,另一個是透過自我對話,漸漸影響我們的心態與思維,帶我們走向正向、積極達成目標的自己。
(四) 運動
晨間運動能使我們充滿活力、促進健康、增強信心、幸福感及使腦筋思考的更清晰,且早晨運動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沒有藉口再說自己太累無法運動了。我知道要養成運動習慣對很多人而言或許有點困難,因為大部分的人還持續不到養成一個習慣需要的時間就先放棄了。
作者依他的經驗與指導過客戶的實際結果認為,只要採行對的策略三十天就能養成新的習慣。而這個策略我認為可以參考《原子習慣》運用的誘惑綑綁或是兩分鐘原則,在運動完後買杯拿鐵犒賞自己又或是可以先從每天穿起運動服開始,慢慢循序漸進從每天運動10分鐘、20分鐘到30分鐘,漸漸的你會發現這個習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五) 閱讀
閱讀可以幫我們解惑人生遇到的任何問題,每本書都是應著作者們的知識、人生歷練、看法、思維淬鍊出來的。在出社會後,我發現很多人生會遇到的問題學校都沒有教,舉凡該選擇什麼工作、如何面對情緒、如何選擇伴侶及如何有效的溝通等等,總得來說閱讀就是能讓我們獲取無限知識的寶藏。
說來好笑,在準備國考的那段時間,我默默的在心裡告訴自己:「等考上國考,我這輩子不要再碰書」,結果現在的我若沒有閱讀就覺得生命中缺少了可以灌溉滋養我養份。如果真的不喜歡閱讀,現在也有很多說書平台,讓我們能利用平常瑣碎的時間,獲取一本書裡的知識,像是我常聽的「下一本讀什麼」、「馬克說書」、「文森說書」,藉由這些平台除了可以快書掌握書裡的重點,也能幫助我挑選到好書,減少看到雷書的機率。
(六) 寫作
寫作是一種輸出,我在《高產出的本事》讀後心得有提到「先輸出,再輸入」,邊寫邊思考,碰到不足的部分再繼續輸入,有助於我們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我現在也喜歡在早晨的時光寫讀書心得,因為早上我的腦筋最清晰也最專注,能讓我寫作的思考脈絡更清楚。
另外再讀完《子彈筆記思考整理術》後,我開始每天寫子彈筆記,子彈筆記幫助我擺脫負面情緒、意識到生活中的美好並學會調整心態成為更好的人。若還沒有養成寫作習慣沒關係,可以先從每天寫五分鐘的日記開始,我相信你也會開始體驗到晨間寫作帶給你的益處。
四、結語
每個人的生活習性都不同,只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早晨奇蹟」的六件事就行了,像我早晨的時間就用來運動跟寫作,通勤時間就用來閱讀,洗澡時大聲說出肯定自我的話,睡前靜心冥想與觀想自己未來成功的樣子,只要持續進行三十天,就能感受到「創造早晨奇蹟」帶給我們身體、智能、情緒及心靈上的利益。
不管過去的你是怎麼樣的,都可以藉由改變現在來改變你的未來。人生是自己的,不要因為拖延而導致無法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只要我們願意踏出那一步,夢想人生的起點就會就此展開。
我的心得
一小時可以做那麼多事嗎?筱涵的方法比較可行,在維持最高品質的情況融入生活中(如洗澡讚美)
創建時間:2023.01.2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