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次作業
好像要夏天了,水還是沒來,早晚還是偏涼,還不能把大衣送洗。 從讀信到寫信大約卅來天,生活也沒太大變化。「天橋上的魔術師」看了三集沒有共感;「進擊的巨人」趁午休追完,結局有點草率;孽子一頁也沒多讀,倒是高博倫的小說讀了半本去。也不是特別喜歡,只是好奇別人眼中的台中是什麼樣子。那年他寫作時,我只在相距他三座公車亭的地方上課。 好像只有現場的戲劇能在心上停留久一點,要謝謝妳最近的兩次劇訊。 妳呢?不知道妳過得好不好?本以為去完北投會變得常見面,卻連紙上往來都變得更久,雖然好像是我的問題... 前陣子因為電影節,常往妳們學校跑,現在我已經可以不看導航從公司騎到學校後面停車,再走到活大了!電影節的贊助品是保險套和衛生棉條,兩個我都用不到,但都拿了一個,現在棉條還放在櫃子裡,不知道怎麼處理。 電影節也就三周前的事,卻好像過了半年。不知道時間的體感長度如何運作,或許是以我寫信的週期頻率作為刻度。 F祭又是更早之前的事了。大致上都很棒 — 雖然L祭更棒。我看了魏如萱,她很可愛。陪我吃米糕的小朋友們也很可愛。我喜歡一個人到新的環境,見新的人。這次也交了幾個朋友,都好和善,到現在都還有聯絡,而L祭還有聯絡的卻只剩妳。但我不願理解成是地緣差異,不願讓台北有更多灰暗冰冷的顏色。 比較近一點的前陣子,我寄了一張附實驗價值的明信片給妳,如果有收到就太好了,它是這次離島旅行我最愛的一張,如果沒收到,代表雖然64584是你們大學專屬郵遞區號,但只寫郵遞區號跟收信人的名子是沒辦法投遞的,長知識。 我的生日是六月三十,如果妳已經把日曆送走,我不介意換成手寫卡片。 一直有錯覺第一次寫信時就問了妳的生日但妳沒跟我說,我氣了很久,最近才發現根本沒問過,抱歉一直以來生妳的氣。妳也把生日和我說吧,雖然不知道能為妳做什麼(或妳想要我做什麼?)可能那天下班去對面的星巴克買個可愛的蛋糕,做成長輩圖傳給妳,再幫妳吃掉(或妳騎UBIKE來吃掉) 這兩天寫了blog,這是我覺得很浪漫而且想做很久了的事。寫的當下能建立一個口,讓未來的人與現在的我連結的口,能模糊時間的界線,我體驗過。而某種程度也像寫信給自己。(不是因為沒人看XD) 希望這個月妳過得不錯,下個月也要不錯,再下個月,就劇場見了。